当前位置: 首页» 本所概况»

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

【字体:

 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是集新品种选育、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、良种生产、种子销售、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科研和成果推广应用机构。是国家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(内蒙古)、国家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(内蒙古)、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(呼和浩特市)的依托单位。

  米研究所下设8个研究室及开发公司,分别是种质资源研究室、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室、玉米栽培技术研究室、大豆研究室、油菜研究室、生物技术室、农科技术开发公司和办公室。 现有职工36名,其中正高级人员6人,副高级人员8人。有办公楼、实验室、作业室、网室、种资源库2800m2,亲本库、种子库1500m2,水泥晾晒场2500m2;有实验仪器105台套,种子加工仪器设备45台套,农机具20台套;在院内有试验田220亩,原种圃100亩。

  玉米研究所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促进科研发展,以项目和课题的实施带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。1997年以来,玉米研究所承担国家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、国家农业部科技跨越计划、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、国家农业部公益性行业、自治区科技攻关、自治区创新引导、自治区自然基金重大、自治区业综合开发、自治区科技创新、院青年基金项目等20余项。通过项目实施,种质资源储备量达7000余份,类型丰富,在自治区处领先地位;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杂优模式利用、双亲选择、合理组配、杂交种鉴定、高级产比、异地鉴定、压力选择、品种试验的新品种选育体系,育种效率显著提高,后备品种不断。开展了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研究,通过SSR分子标记,基本划分并了解骨干自交系和外引系亲缘关系,建立数值化系谱,确立基础组建模式和杂优模式;计算全面应用到科研的各个环节,建立了种质资源、自交系选育、品种筛选、品种管理、生产状况、生产条件等数据库,通过计算机模拟育种,提高新品种的入选率和选育速度;玉米科研育种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,区内处于领先水平。

  2004年以来,通过自治区审定委员会审定玉米新品种11个,其中内单314、内单205、内单402、内单302实现品种转让,联合开发。内早9、内单205、内单314等品种已成为我区不同熟期的主栽品种,其中内单314在自治区中晚熟玉米品种中居于领先水平,亩产量比对照增产10%以上,具有耐密、抗倒、超高产等优点,该品种在高产创建活动现场测产中,2006年创造了内蒙古玉米单产1158.9kg/亩的历史高产纪录;2007年单产1061.3kg/亩,创内蒙古河套平原黄灌区玉米高产纪录;2008年亩产1209.3kg,刷新了河套平原玉米高产纪录;2009年万亩高产田平均产量为1002.1kg/亩,刷新东北内蒙古区春玉米万亩连片高产纪录。近几年的玉米新品种累计推广1000万亩以上,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。

  近五年共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,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1项。在家、省、市级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。

  玉米研究所将秉持 “团结、奉献、求实、创新的理念,以科研为基础,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使命,以创经济效益为中心,用全体职工的汗水、智慧和创造回报社会。


版权所有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版权所有蒙ICP备11004172号-1

通讯地址: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22号 邮编:010031 电话:(0471)5900262

电子邮件:sfcnmnky@sina.com 传真:(0471)5900262

扫描二维码
关注我们